今天很高兴来到中国实学研究会洪马文化专委会的成立大会,首先感谢赵冬梅会长和彭季副会长的盛情邀请。 大家都知道在传统文化上很多地方都推崇乡贤并研究乡贤,其中的重要意义就是表示我们的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而到了今天,在提倡传统文化和民族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洪马文化专委会研究洪皓和马端临两位历史人物,并以此为龙头和牵引来讨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今天看到众多的乐平乡贤济济一堂非常有感触,这让我想起我的家乡。我不是乐平人,也不是江西人,我是江苏省丰县人,老家历史上的名人有两位:一位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一位是道教的***人张道陵,就张道陵而言与江西的关系还很密切。 我本人没去过乐平,以前也没关注过乐平,因为专委会成立大会的事,彭季副会长在与我的沟通过程中让我做一个主旨演讲,于是开始了解乐平。此次用“宋代饶州地理与乐平人文“作为主题,是出于我们研究历史的习惯,通常会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考虑,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些事情的发生,以及什么因素使这里孕育出这么伟大的人物。 对于乐平,从我研究的宋代历史而言,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乐平曾长时间归属的一个地方,绕不开的一个地名——饶州。这也是今天我发言的主题,为什么乐平在宋代能够培育出像洪氏、马氏这么多的名人?我首先想到的是地理因素。 在这里我想重点讲讲宋代时候的饶州,那时的饶州有六个县,除了乐平之外,还有安仁、鄱阳、德兴、浮梁、余干(唐朝时没有安仁县)。饶州为什么能在唐宋时期出这么多人才呢?这个与州和县在唐宋两代的发展有密切关联。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饶州·八到》交通路线图中记载着两条是从饶州到两京的路线,其他是东南、东北、西至这三个方向的五条道路,这说明在唐代时饶州周边的交通也算是发达,但还有发展的空间。到了北宋初年,乐史在《太平寰宇记·饶州·四至八到》中记载,除了西北到长安到东京的路线之外,到周边已是有八条路线了;到了北宋中后期,王存的《元丰九域志·饶州·地里》中记载得更为详细,饶州的州治到周边的歙州、洪州、抚州、池州、信州,还有南康军有八条路线。从这些史料中我们看到什么?首先就是饶州的地理交通获得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展现出道路更为发达的一个面貌。 乐平现代风景 洎水环流 在这种情况下,饶州以及乐平当时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其实史料上记载很多。其中在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三《饶州》中称:“饶为沃野,而鄱有镕银、撷茗之利”,这句的意思首先就是说饶州这里比较富有,取富饶之意为饶州;“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之物多”,说明我们是鱼米之乡,食物丰富;“俯仰几席间,无时不与山水接”,这说明到处看到山水,不仅有交通道路,还有水路有乐安江,乐安江流到了赣江,赣江就是贯穿整个江西的水路通道,再从赣江入长江,这就说明饶州这个区域具有一个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还有宋朝的时候在饶州设官也是比较重要的官。首先在这里设有提点刑狱司,大家都看过《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提点刑狱司就是负责司法的机构。后来到了王安石当提点江南东路刑狱时,把它迁回了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饶州去帅漕所治***远,凡十九驿,又西控重湖之险,山藏水宿之盗时出没于蒲苇,故自建康移治于斯”,但在这之前提点刑狱司长期还是在饶州,这说明饶州的一个重要性。还有个很重要的官,和国家财政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机构,景祐二年(1035),开始设置江浙荆湖福建广南等路提点银铜坑冶铸钱公事这样一个铸钱的机构,元丰二年(1079)的时候这个机构又分为两个机构,一个在赣州,一个就在饶州,这说明饶州当时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同时那个时候任饶州知州的就有一大批名人,从史料看到的有:毕士安、范仲淹、曾布、连南夫、李光、洪皓、胡铨、王十朋等名人。其中就有洪皓,按那个时候的政治制度,当地人是不能在当地做父母官,如果当地人在当地做父母官,是说明朝廷对他的恩宠和信任,是家族荣耀。 既然有这样的地理形胜,那乐平的风俗也是很丰富。《舆地纪胜》卷二三记载:“饶地沃土平,饮食丰贱,众士来往凑聚”,意思是饶州这个地区饮食丰富,可吃的东西很多,生活也很便利,聚集了很多人才在这里生活和聚会。更有名的是洪迈的《容斋随笔·四笔》卷五写到:“嘉祐中,吴孝宗子经者,作《余干县学记》云‘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江南既为天下甲,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盖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之物多。其民家富而户羡,蓄百金者不在富人之列。又当宽平无事之际,而天性好善。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其美如此’。予观今之饶民,所谓家富户羡,了非昔时,而高甍巨栋连阡亘陌者,又皆数十年来寓公所擅,而好善为学,亦不尽如吴记所言。故录其语以寄一叹”。这一段史料文字是说江南(江南东、西路)也就是饶州这个地方好事多,饶州人很富有,家里有百金的人都不算富人,且“天性好善”,就是说这里的人们天性善良,关键是这里的人还很好学,如果是作为父亲和哥哥,儿子和弟弟没有文化,会感觉到自己家里没有尽到责任;而作为母亲和妻子,如果儿子和丈夫不向学,会感到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也就是说饶州人好学向学,读书的人文风气是江南之首。 这个“之首”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我们可以从历代进士登科的人数看出来,《舆地纪胜》卷二三引汪藻《修德与县门楼记》中写道:“自大江以东,岁以士荐于京师者,其州十而饶为***。环饶之境,岁以士荐于州,其县六,而德兴为***。虽其风气之使然,抑亦山川有以相之。” 这段是讲自大江以东十二州,每年给朝廷推荐人才是饶州***,其中饶州中的德兴县又为***。虽然不是乐平,但乐平人好学,也使得人才之盛。是谁给了这里好学的风俗?其实是和饶州和乐平的山川地理有密切关系。这里有个表专门统计了江南东、西路的人才,三百多年来江南东路有988个进士,排***个是我们饶州,乐平长时期属于饶州,德兴是310个进士,乐平是158个人。江南西路***高水平的是吉州,江东的饶州是仅次于吉安。这么说好像从数量上并不能看出来乐平有什么特别和优势之处,但从历史的时间长河来看,能流传到今天光耀千秋的有几位?数量多但不代表有名的人多,但说到乐平就有洪氏家族和马氏家族,这可是我们有历史标识性的大人物。正是因为有这样两个家族,才有了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见证洪马文化专委会的成立,所以说乐平人才人文之盛是通过质量来体现,那是很了不起的。 今天成立了这个专委会,后面就要进行相关的研究。我作为研究宋史的人想要表达的是希望在研究具体的人物过程中,不能只是研究这两个家族有什么功绩,不能就洪马说洪马,不能就乐平说乐平,而是要把他们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去讨论和研究,要讨论更多的更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使专委会的研究工作有更高的层次和学术品味,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本文是中山大学曹家齐教授于8月6日在洪马文化专委会成立大会的嘉宾主旨演讲)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主要致力于宋辽金历史与文献、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 学术兼职: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南宋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著有《宋代的交通与政治》《顿挫中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宋名臣--余靖》等。 来源:中国实学研究会洪马文化专委会 文稿:专委会编辑部 排版:彭安然 初审:程晖 马锦懿 校稿:张蓓蓓 袁飞 总审:彭季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